当前位置:卡车网> 资讯 > 数据 > 行业分析 > 市场分析 >

09年上半年EGR国3柴油机市场探析(二)

  玉柴开发出了EGR国Ⅲ机型,但玉柴认为在现阶段采用EGR路线的主要问题较多,第一,国内油品质量比较差;第二,国内柴油含硫量高,排气中形成的硫酸、亚硫酸极易腐蚀EGR阀,耐久性和一致性较差。

  图表4  4~6月玉柴各种电控柴油机销量比例图

  图表5  玉柴6月份主要国Ⅲ机型销量占比图

   东风康明斯是我国最后一个导入EGR国Ⅲ技术的大型柴油机企业,从图表6可以看出,东风康明斯国Ⅲ标准的柴油机上量很快,自4月份开始,即超过了国Ⅱ标准柴油机的产销量,到了6月份,已经超过其国Ⅱ标准柴油机1450台。

  东风康明斯对于国Ⅲ技术路线在不同机型中的应用有着比较明确的区别。在康C系列机型中,EGR机型大大超过了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的产销量。而在B系列产品中,较大马力的柴油机采用了电控单体泵技术,中等马力采用了EGR技术,全系列产品中都有电控高压共轨机型。

  总体上看,进入2009年4月份之后,东风康明斯EGR国Ⅲ柴油机的产销量维持在了3000台左右的区间,比较稳定。

  图表6  东风康明斯EGR柴油机趋势图

  图表7  5~6月康明斯C系列国Ⅲ柴油机销量比例对比图

  图表8  5~6月康明斯B系列国Ⅲ柴油机销量对比图

   图表9  6月份天津雷沃国Ⅲ机型柴油机销量对比图

  EGR“非常规”路线将更多应用于轻型柴油机
  
  由于中重型柴油机比轻型柴油机实施国Ⅲ标准的时间早些,各种技术路线的导入比轻型机快。因此,电控高压共轨技术等传统路线在轻型机中的影响更加深入,目前在市场中销售的轻型柴油机以电控高压共轨为主流。北汽福田国Ⅲ轻型柴油机的国Ⅲ技术路线中,采用电控高压共轨技术的占了48.96%,是最大的板块。云内成批量生产的国Ⅲ柴油机主要为D16、D19、YN33系列,这些柴油机排量小,主要用于轻卡、皮卡和SUV、MPV等,产量不大,全部采用电控高压共轨技术。东风朝柴国Ⅲ机型也有近70%采用了电控高压共轨技术。其实,上述企业中有些已推出了EGR国Ⅲ柴油机,只是没有形成批量配套。

  价格是市场竞争最主要的手段。3.5吨以下轻卡实施国Ⅲ后,一些原来生产小排量柴油机的企业也开始生产国Ⅲ柴油机。从他们新推出来的几款柴油机看,EGR“非典”技术路线已经占据了重要地位。

  图表10  部分新投放市场的轻型柴油机技术路线一览表

企业名称

机型名称

技术路线

主配车型

山东莱动

4L22F

电控VE泵+EGR

福田轻卡、凯马、唐骏欧铃

江苏四达

4D25

电控VE泵+EGR

河北中兴、东风皮卡

安徽全柴

4D22E

电控高压共轨

江淮轻卡、成都王牌

4D18E

电控高压共轨

常柴

4D28TC

电控分配泵+EGR

长城皮卡

4B28TC

电控高压共轨

昆明云内

YN33

电控高压共轨

瑞风

扬柴

YZ4DB

电控直列泵+EGR

浙江新柴

XC4N20Q3U

电控组合泵

轻型卡车、皮卡

XC4D25Q3U

电控组合泵

江西江铃

JX493ZQ5A

电控高压共轨

江铃轻卡、皮卡

DURATORQ4D24

X4D24

 
  以上机型除江铃外,大部分没有实现规模配套,一般只是一些散户装车,批量很小,因此这些柴油机的性能和存在的问题没有在市场中反映出来。

  由图表10可以看出,与重型柴油机相比,轻型机的技术路线更加多样化,电控高压共轨、电控组合泵等都有应用,“非常规”路线的应用机型也很广泛。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轻型车的价格偏低,国Ⅲ实施对轻型柴油机行业的影响要超过重型柴油机。国Ⅲ标准以及后续高一级排放法规的实施,会造成行业的集中度进一步上升,生产和服务成本大幅提高,但整机价格无法同步增加,企业盈利水平大幅度下降;技术壁垒明显提高,产品升级换代加快,生命周期更短,新产品投入市场风险加大,成功率降低;整个研发、制造、服务的投入都大幅增加。所有这些,对柴油机企业的实力都是严峻的考验。

  EGR的技术路线之争与未来走势
 
  目前,行业对EGR国Ⅲ技术路线的争议仍然比较大,各家发动机企业的EGR装置也不尽相同。中国重汽、一汽大柴道依茨的柴油机基本采用外置EGR,并且应用了电控单体泵技术,基本可以达到国Ⅲ排放标准。其他企业大都采用内置EGR技术,达到国Ⅲ排放标准的一致性受到更大质疑。但是,关于EGR与电控高压共轨技术在实际使用中的一些重要项目,比如耗油、故障、维修、成本等并没有准确的统计数字,EGR是否为假国Ⅲ也没有充分的证据。随着国Ⅲ轻型柴油机的大量上市,EGR路线的应用范围还会进一步扩大,对EGR机型的评判是个很迫切的课题。

  EGR在实现国Ⅲ的几条路线中被称为是“非常规”,并断言此种技术不能使发动机升级到国4、国5排放标准,而国际上能够满足欧Ⅳ和欧Ⅴ排放标准的柴油机主要采用2条技术路线,即EGR(废气再循环加后处理)和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单从降低NOx而言,在欧Ⅳ阶段,EGR和SCR之间存在竞争,但如要实行更严格的NOx排放标准,可能任何单独一种技术都还不够,需要EGR和NOx催化还原技术联合使用才能解决问题。因此,未来EGR技术将会向着更为综合的方面发展,也就是说该系统将涵盖更多的辅助技术。单从EGR阀的技术来说,为实现更高的排放要求,EGR率将会不断的提升,通过改变的EGR阀的驱动方式来提高EGR率是比较主流的方式。目前,欧美的EGR阀已经采用了直流电机驱动等方式来实现高EGR率,国内企业也已经开发出了两款电动EGR阀,各项测试效果比较理想。另外,一些正在开发中的先进燃烧系统已能够采用非常高的EGR率(35%~45%)进行排放控制,这些都会进一步推动EGR系统和其零部件的发展。

  其实,破解EGR迷雾的主要任务并不在柴油机企业,而在国家的管理部门,只要管理部门将行业规范起来,企业就会向着统一的标准靠拢,EGR的是是非非自然水落石出。
来源:卡车网分析师 作者:王俊波
文章关键词:
扫描分享到微信好友或微信朋友圈
新闻反馈与咨询
推荐阅读
推荐车型更多
一周热文
最新视频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