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卡车网> 资讯 > 数据 > 行业分析 > 趋势分析 >

新常态经济下,专用汽车企业如何把握机遇与挑战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的基本特征,已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那么,新常态经济主要表现是什么?对专用汽车企业有何影响?专用汽车企业又该如何在新常态的框架下谋求进一步的发展呢?下面笔者作一简要的分析。

  一、新常态经济的特征及表现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经济新常态,很大程度上是想说明,我国已经是一个有影响的经济大国了,但是还不是真正的世界经济强国,我们要科学认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特征,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

  新常态经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是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以前,二位数的超高速增长有五大弊端:第一、资源过快损耗;第二、生态破坏;第三、低效率,你要求速度快,速度上去了,效率低了;第四、产能过剩,或者叫盲目投资引起的产能过剩;第五个弊端,即错过了最佳的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时期。我们必须理性对待经济速度的“换挡期”,用“平常心”对待中高速增长新常态。

  (2)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转换,是经济新常态的基本要求。

  (3)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是经济新常态的核心内涵。过去30多年我国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经济发展路子,目前依靠要素驱动的经济高速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中国经济增长所依赖的“全球化红利”、“工业化红利”、“人口红利”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我国经济正逐步转换增长动力,逐渐转入创新驱动型的新常态经济。

  (4)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向起决定性作用转换,是经济新常态的机制保障。

  (5)产业结构由中低端水平向中高端水平转换,是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主攻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主要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比较利益较低。一方面,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钢铁、电解铝、平板玻璃、水泥等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甚至在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也开始出现产能利用不足,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工业长期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另一方面,新产业培育不足。智能制造、增材制造、云制造等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增长点不多。

  (6)经济福祉由非均衡型向包容共享型转换,是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结果。

  二、新常态经济对专用车企业发展的影响

  新常态经济是一把双刃剑,预示着危机,又蕴含着机遇,既能砍掉落后产能,又能鼓舞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所以,拥抱新常态则兴,忽视新常态则亡。下面笔者从利空和利好两方面做简单的分析:

  (一)不利影响

  1、2014年以来,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形势不景气,GDP增速持续放缓、经济结构深入调整、国家级及地方级公路、铁路以及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拉动需求力度不够,造成很多工程无法投入建设,房地产市场大范围低迷,造成专用车辆的需求量变小。另外,市场上国三、国四底盘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国四柴油供不应求,标准不清,交通部632号文件持续影响,投放市场的国四底盘及油耗满足不了国家政策的要求,造成专用车企业无车可卖的现象,给专用车的销售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2、随着公路的快速建设,低品质技术级别的汽车产品将会越来越不适应公路运输的要求。长距离、超长距离、快速运输和商品的配送,对车的质量、可靠性、耐用性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这将使同质化的产品将逐渐失去竞争力,高端市场已开始快速的成长,尤其是在路网发达和经济总量较大的东部地区,将在不久的将来率先形成数量级的市场规模。从市场竞争特点看,市场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多年以来,国内专用车企业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小作坊式作业的改装车企业不胜枚举,在新经济常态下,很多小企业将面临倒逼或被兼并重组的风险。

  3、随着国家和社会对环境日益关注,交通拥堵、大气污染、能源安全已经成为专用汽车发的瓶颈,环保压力造成经济增长硬约束,绿色低碳不仅将成为主流,也将成为我们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目标之一。留住APEC蓝对环境违法的“零容忍”、留住APEC蓝已成共识,过去大化工、高能耗、高污染、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必将被淘汰。专用车企业必须在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上下功夫,才能找到出路。

  4、对专用车企业来说,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早已经发生了转化,我们长期所依靠的“全球化红利”、“工业化红利”、“人口红利”逐渐在丧失,劳动力、土地、资本等供给因素进一步趋紧,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不断加强,人口红利已经吃完,人工成本开始上涨,而且外资企业也在利用我们的所谓比较优势压缩生产成本。“中国制造”必须向“中国创造”转变,以人才和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红利将成为常态。

  5、我国过度依靠投资和外需的经济增长模式,已使得能源、资源、环境的制约影响越来越明显,重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在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压力在不断加大,要素的边际供给增量已难以支撑传统的经济高速发展路子,这也在客观上促使中国经济逐步回落到一个新的平稳增长区间,大规模、大手笔的基建投资将回归常态,专用车的市场需求也会随之收到影响。

  6、长期以来,我国专用车的发展主要依靠要素低成本优势、通过引进技术和管理迅速形成生产力来实现规模扩张,对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的重视不够,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普遍偏低,产业长期被锁定在国际价值链中低端环节。特别是,由于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难以支撑国家抢占国际产业竞争制高点的战略行动。

  7、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综合多方面的情况看,下一步的国家治理转型,重要的是以法治建设为重点,法治为先、法治为重、法治为大,逐步形成依法治国的新局面。对专用车行业来说既是利好消息又是利空消息,好的是专用汽车行业将向法制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不好的是很多没有生产资质的企业将在法制化进程中消失。

  (二)利好影响

  1、随着环保标准的升级,黄标车的淘汰将会大刀阔斧的向前推进,自2015年1月1日起国三底盘禁止售卖,国四底盘全面实施。这对与专用车企业来说绝对是个拍手称赞的好政策,一方面这将为专用车打开潜在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解决了专用车企业因买不到客户需要的国四底盘而无车可卖的问题。新常态经济下专用车将迎来一个短暂的市场爆发期。

  2、在新经济常态下,互联网经济变得成炙手可热。2014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了10万亿,同比增长了25%,网上零售额1.8万亿,增长35%,同时电子商务物流每年增长50%-60%。今年双十一,仅天猫一家当天就实现了570多亿的销售额,很多物流企业出现了爆仓。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物流企业竞相迸发。另外,随着物流运输变革、自贸区发展、西部开发、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基建投资、退黄换绿和区域一体化的持续推进,用于基础建设的工程机械类专用车,长距离物流运输的重型专用车,甩挂车、牵引车,短途分拨送货的专用车以及用于冷链运输的冷藏保温车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由于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部相对经济发达地区对高端重、轻型专用车的需求份额将不断加大,中重型低端产品在中、西部会有广阔的市场。

  3、在环保影响下,2014年国IV实施带来的技术升级以及物流用车的大幅提升,随着道路条件的改善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公路运输的高速化,专用车辆的需求逐渐向大马力、轻量化、智能化和平台资源整合的趋势转型。技术先进、舒适性强、可靠性高、多档位、燃油经济、换档平顺、节能环保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专用车会越来越受到客户的信赖。

  4、新常态经济下,从消费需求看,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专用车本来就属多品种、小批量的产品,恰好与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相吻合,这也为专用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5、进入新常态,在市场、技术、人力等多因素约束下,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雏形开始显现。从产业看,随着收入增加,我国消费结构正在由过去以吃穿住行为主向以高端制成品和服务消费为主转变。与此相适应,过去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降低,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迅速增长。从区域看,中西部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不仅为东部产业升级提供了腾挪空间,也为加快自身发展提供了契机。这对专用车企业来说,是转型升级,走创新型道路,向价值链高端迈进的绝佳机会。

  6、随着法制化进程和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加快,很多粗放型经营的专用车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收购、兼并、重组的趋势在所难免,对于实力雄厚的专用车企业来说,绝对是扩大规模、吸收良性资产的好机会。另外,也倒逼专用车企业通过创新驱动,来做精做专。

  7、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工资水平也在提高,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一般工人每月的工资可能达到1000-1200美元,我国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需要升级到微笑曲线的两端,把加工环节转移到工资水平更低的国家和地区。这为专用车企业走出去开发国际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机会。

  三、新常态经济下专用车企业应迎接挑战、主动出击、抢抓机遇

  新常态经济既为专用车企业带来了转型升级的机遇,也为专用车企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通过上述的利弊分析,笔者对专用车企业如何谋求发展有以下建议:

  第一,新经济常态下,在粗放增长模式下靠政府主导、海量投资实现的高增长模式挣快钱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口和资源红利逐渐式微的背景下,创新尤其应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专用车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存活和发展,就必须要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具体来说,一是要把握国内外发展大趋势,二是坚持技术创新不放松,专用汽车企业应该有一种自主创新的动力,有了自主创新的动力,根据自己的产品特点,通过持续创新来占领市场。三是吸收优秀人才,走创新驱动和内生增长之路,努力形成“人人创新”的新局面。

  第二,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消费者参与的程度越来越高,以往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因此,专用车生产企业要向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网络化销售等先进制造方式和商业模式转型,满足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支撑消费结构升级。

  第三,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绿色、低碳、节能 、环保、循环的发展新模式将成为各个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是专用汽车企业要走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的道路,注重轻量化研究,实现从速度效益型转为技术、质量、管理效益型,把做精做专做优作为企业努力的方向。

  第四,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各方面的转型升级,未来是拼智力,而不是拼劳力的时代。专用汽车企业必须要走智能化、高端化、高科技化、高附加值、 高技术的道路,目前,新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新业态快速兴起(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新能源汽车),新商业模式方兴未艾,专用汽车企业要紧紧抓住“三新”机遇,加快推动专用车制造向智能制造突破,运用新技术、发展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实现从低端向高端转、产品从初粗产品向终端消费产品转、生产方式从粗放高耗能向绿色低碳循环转,质量效益从低效向高效转。

  第五,走法制化、规范化道路是大势所趋。专用车企业必须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实行依法治企。目前,专用车行业存在“小、散、乱、差”的现象,在新常态经济的冲击下,这个问题肯定会逐步得到解决,并最终走向正规。大浪淘沙中,如果专用车企业不能顺应法制化要求,将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综上所述,新常态下的中国仍然处在极为珍贵的战略机遇期。新常态只是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虽然速度要下一个台阶,但经济增长的质量、经济总体的含金量都会高于过去30多年的高速增长期。专用汽车企业只要能够正确认识经济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运用新常态,就一定能够快速引领新常态。

来源:卡车网 作者:范卫民
文章关键词: 专用汽车 如何把握 常态
扫描分享到微信好友或微信朋友圈
新闻反馈与咨询
推荐车型更多
相关文章
热招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