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卡车网> 资讯 > 卡车 > 重卡新闻 >

二期项目九月投产 陕汽集团全面“扩容”

      继2007年实现产销6.8万辆,成为陕西省装备制造业首家产销过百亿企业后,今年陕汽集团的发展势头更加强劲。

  据陕汽集团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不仅在今年第一季度实现了开门红,截止5月份,陕汽共完成汽车生产42879辆,同比增长38.93%;汽车销售42738辆,同比增长41.25%;实现工业总产值110.29亿元,同比增长44.48%;销售收入90.34亿元,同比增长40.02%;出口创汇2.32亿美元,同比增长190.6%。

      其中,仅在3月份,陕汽集团便创造了月产销重卡10000辆的历史纪录。事实上,今年以来,陕汽每月的订单都在增长,日均订单在400辆以上,最高日订单更是达到了1000辆。

  目前,陕汽集团正在全面加快“三地四块”的建设,即西安北郊新基地二期工程建设、西安东郊专用车基地建设、蔡家坡零部件基地建设以及宝鸡中吨位卡车基地建设。形成以800里秦川为链条,以陕汽集团为核心的汽车产业带。

  “我们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是,以重卡为主,全面发展重、中、轻、微各类商用车,形成12万辆重卡、5000辆大中型客车、10万辆中卡及专用车、10万辆轻微客货汽车的生产规模,并带动关键总成及通用零部件发展。”陕汽集团内部人士表示。

  除此之外,整合重组汉江微型轿车事宜也已接近尾声。刘金平向记者透露,“对汉江微型轿车的前期整合工作已基本结束,下个月将正式投产,根据其原有生产能力,能够回复到年产3万辆的生产能力。而通过陕汽的增资扩建,预计该项目也将达到年产10万辆的目标。”

  “收购汉江微车是陕汽发展史上的重要节点,陕汽集团看中的是汉江微车较好的生产能力和微车市场的良好发展前景。”陕汽集团相关负责人强调。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汽车制造企业不可能以一种产品单打独拼到底,更需要的是大集团战略、大市场战略和新产品战略。或许德国、日本、韩国的同行以及国内的江淮、北汽福田也给了陕汽集团一些思考和启示。

  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微客市场销量比2006年增长了7.62%,但与2006年同期相比增幅却减缓了2.78%,与2007年汽车行业增幅21.84%的平均水平相比更是相去甚远。但仍有不少人预测随着二三级以及农村市场的发展,微车市场将复苏,2010年的年产销量有望突破150万辆。

  “对重卡企业来讲,陕汽集团在重卡生产的即定目标已经是世界级的目标了。接下来陕汽肯定要考虑一个新的问题:陕汽还能干什么?答案是陕汽不能只做重卡。”分析认为多元化发展已经进入陕汽集团的长远决策。

  根据战略规划,陕汽集团到2010年销售收入将达到300亿元,汽车产销总量进入全国前15名,销售收入近入全国前10名,到2012年销售收入将达到500亿元。

  行业困境下的突围“步伐”

  “我们不仅要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更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即使是遭遇铁矿石涨价、劳动成本上涨等不利因素,陕汽集团前进的脚步也不曾停止,增速依然强劲。”刘金平指出。

  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及各种费用的增加成为汽车制造业的共同话题,用工制度改革,劳动力成本上升,加上人民币升值、银根紧缩,影响企业的经济要素不断增加,这对汽车制造企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企业面临诸多难题需要解决。

  对此,刘金平表示,“不可否认,这些不利因素一定程度上给汽车制造企业带来了影响,但对于陕汽来说,影响并不大,因为我们已通过内部管理、经营管理等‘精益’管理手段,内部将其消化。”

  同时,陕汽集团采购部经理杜军也向记者指出,陕重汽所需要的钢材原料,均从国内大厂家直接订购,目前主要为其提供钢材原料的主要为宝钢、鞍钢以及武钢三家企业。“经过我们多年的努力,我们的需求已经排在了他们供货的第一位置,因而,此次由铁矿石涨价所引起的连锁反应,首先并不会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产。”

  据介绍,陕汽的采购合同为每月一签,“虽然在此次涨价风暴中,会一直紧跟价格,但同时又具有了很多灵活性,比如在价位低的月份,尽量多采购一些,而在高价位月份里,则可以相应少采购一些,这样也能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杜军向记者表示。

  “我们50%的增长速度从来不曾减缓。”陕汽相关人士表示。

  据介绍,陕重汽自成立以来,以平均每年50%以上的发展速度迅速跃居重卡市场第四的位置,并连续多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特别是在15吨以上重型车市场始终保持领先地位,而军用越野车的市场占有率则一直保持在95%以上。

  业内人士认为,陕汽集团的高速发展,与到位的服务有着莫大关系。据了解,针对日益变化的客户需求,陕汽集团率先实施不限里程服务,开启高速公路快修店服务网络,成为国内唯一实现整车“一站式”服务的品牌和行业唯一开启“大S服务”工程的品牌。同时,与黄金产业链成员共同打造了国内最优的联合呼叫中心,全国最大的服务网络体系,数量最多的GPS服务车辆,实现全天候适时服务。

  除了在国内占有较高的市场外,近年来国际市场的逐渐开拓,更为陕汽集团今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今年,陕汽集团投资5000多万进行海外营销网络建设,并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有针对性地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收到了可喜成果。1-3月完成出口创汇13890万美元,同比增长274.49%,再创历史新高。

  据介绍,陕汽集团的产品已出口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等3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国外15个销售服务网络,形成海外经销渠道91家。目前已有一万一千多辆车出口到世界各地。40年来,陕汽已向社会提供243519辆各类重型汽车。

  为谋取更大发展空间,2005年底,陕汽集团投资19.8亿元、占地2700亩的国内一流商用汽车产业园一期工程(包括年产6万辆重卡的汽车四大工艺生产线、管理中心等项目)顺利建成投产。正在建设的二期工程包括年产5万台ISM型11立升康明斯发动机的发动机工厂、年产28万根重型车桥的车桥工厂、年产6万副车架的车架工厂已经建成投产,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销售服务大楼、销售4S店等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不久将投入使用。记者丹阳

  “自一期工程投产以来,投资12亿元的二期工程也将在九月份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到时候,我们年产量可达到10万辆。”陕汽集团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刘金平对记者表示。

  与此同时,陕汽在中、轻、微等商用车领域的战略步伐也全面提速,如对汉江微型轿车的前期整合工作已基本结束。

  “如此大手笔的系列投入,预示着陕汽集团将在产能及产品结构等方面进行全面‘扩容’。”分析人士称。

  “扩容”背后,陕汽集团的发展,更因有了相关配套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完善而如虎添翼。据悉,陕汽集团一、二期工程所在的商用汽车产业园,一个国内最具竞争力的重型汽车生产基地已然诞生。

  “从整车制造到发动机、变速箱、车桥、车架、零部件及专用车等环节在内的重型汽车产业链初步形成,预计2010年销售收入可达400亿元。”经开区泾渭工业园管理办公室对重汽产业充满强烈预期。

来源:卡车网在线新闻组 作者:胡瑞
文章关键词: 二期项目 陕汽集团 扩容
扫描分享到微信好友或微信朋友圈
新闻反馈与咨询
推荐阅读
推荐车型更多
一周热文
最新视频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