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卡车网> 资讯 > 零部件 > 变速箱 >

2008中国汽车业雷人十大词汇:EGR

  一个让众多重卡企业在2008年又爱又恨的发动机专业术语。

  如果不是EGR,共轨恐怕就是2008年重卡行业最流行的词汇。而EGR的流行,也决不仅仅是关于它的消息重磅上了新闻联播那么简单。

  2008年7月1日,成为国内重卡行业由“疯长”的巅峰跌入冰冷谷底的分水岭。自这一天起,国家开始实施严格的国Ⅲ排放标准,这意味着所有企业的产品搭载的发动机都要相应升级到国Ⅲ标准。

  此前,面对即将实施的新标准,重卡企业似乎并不发怵,因为他们几乎每个人手里都握有一个“月光宝盒”,这个“月光宝盒”,就是可实现国Ⅲ排放标准的电控高压共轨技术,解放、东风、陕汽、欧曼和红岩等等几乎90%以上的企业都有这样的“宝盒”。

  尽管采用电控高压共轨技术发动机的重卡将增加2万元左右的成本,但几乎没有人怀疑,共轨将成为实现国Ⅲ标准的主流技术,水涨船高,大家都可以通过提价来相安无事地转嫁增加的成本。

  况且在7月1日之前,他们似乎也无暇顾及以后的事情,他们正加班加点地应付潮水般涌来的订单。

  而EGR就是在这时候横空出世,它即将打破长期以来几乎被国Ⅲ共轨发动机所垄断的那种平衡。

  所谓EGR ,全名为“H 泵+EGR技术”,它是在国Ⅱ机械泵的基础上,利用电磁铁控制机械泵的齿条、出油阀,做成简易电控喷油泵外加EGR废气再处理系统,减少废气排放。而电控高压共轨技术是在高压油泵、共轨管、压力传感器和ECU组成的闭环系统中,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分开术。

  EGR与共轨,二者都可达到国Ⅲ排放,而EGR的可怕之处在于,其成本要比共轨少1.5万元左右,更为可怕的是,其技术只掌握在中国重汽一家手里。由此可想而知,当中国重汽的EGR发动机通过国家验收并上了公告之后,其他厂家是何等心态。

  一时之间,中国重汽成为众矢之的。紧接着,一场实现国Ⅲ的技术路线之争也开始在业内展开,他们自动地分成了“共轨”和“EGR”两派展开了对攻,当然更多的矛头指向了中国重汽的EGR,认为EGR只是过渡性的产品,不是真正意义上达到国Ⅲ排放标准,是“假国Ⅲ”。而中国重汽手拿国家批文,成竹在胸,“产品的好坏还是由市场说了算。”

  果然,当业界还在争论技术路线时,消费者的选择已让中国重汽EGR占了上风,原因似乎是明摆着的,中国的商用车消费市场,当然是价格说了算。

  眼看着中国重汽正使用EGR这个独门绝技左冲右突,四处剿杀着其他重卡企业的市场领地,一些共轨阵营的企业开始动摇,例如华菱早在去年年中就宣布使用中国重汽的EGR发动机,而一直采用共轨技术的玉柴、潍柴后来也开始生产EGR发动机,更多的重卡生产企业也开始纷纷青睐EGR。

  不过,无论围绕EGR的争论有多激烈,至少EGR的出现,打破了符合国Ⅲ排放要求的发动机被外资企业的电控共轨系统所垄断的格局。这也是中国重汽推出EGR最为“冠冕堂皇”的理由。

  不争的事实是,处于绝对垄断地位的博世高压共轨系统在中国重汽EGR推出不久就已悄悄降价。

  不仅如此,国内已经有企业另辟蹊径,试图通过电控组合泵技术来达到国Ⅲ排放标准,国内的电控技术也在加快发展之中……

  EGR的出现及“流行”,所引发的不仅是技术路线之争,更需要的是“先进的”与“适合的”、“世界的”与“中国的”并存时如何抉择的睿智。

来源:汽车观察 作者:杨锋磊
文章关键词: 中国重汽 EGR 国Ⅲ
扫描分享到微信好友或微信朋友圈
新闻反馈与咨询
推荐阅读
推荐车型更多
中国重汽,品牌首页>>
相关视频更多
  • 硬派越野 超强动力!中国重汽皮卡秀

    05:41
  • 中国重汽新能源轻卡发布全场景系列新品 售价16.2万起

    02:29
  • 驾乘领先 安全领先 创富领先 全新豪沃轻卡统帅PRO上市

    01:54
  • 重汽大同又一经销商开业

    01:29
  • 重汽海西打响新春第一枪 与政府携手共同为用户赋能

    00:01:45
  • 中国重汽荣获“2024年度值得用户信赖海外国家拓展之星奖”

    01:44
  • 中国重汽携一众新品亮相2024合作伙伴大会

    02:14
  • 谭旭光2024年新年寄语

    02:37
  • 世界一流 中国一流 中国重汽2024年让客户更赚钱

    01:55
  • 中国重汽称霸国产消防底盘,原因到底是什么?

    03:29
相关文章
中国重汽相关车型更多
一周热文
最新视频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