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卡车网> 资讯 > 卡车 > 重卡新闻 >

国Ⅲ标准全面实施 相关政策亟待完善

  自2008年7月1日3.5t以上卡车开始实施国Ⅲ排放标准以来,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 不可否认,国Ⅲ标准的实施给我国的卡车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一方面人们的环保意思普遍得到了加强,另一方面国Ⅲ迫使卡车制造企业提前进行技术升级以及产品科技含量的改造,给国内汽车制造业的科技进步带来一场重大的革命。但是,国Ⅲ的实施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对政策、执行、技术、油品的争论几乎没有停止过。

  随着2009年7月1日的到来,3.5t以下轻卡也即将实施国Ⅲ排放标准,如今回顾这些争论的前前后后,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其中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国家标准和法规是否完善,是否得到了有效执行。

  1、EGR发动机引争议 政府政策尚待明确

  虽然过去了一年时间,但相信很多人对去年爆发的高压共轨与EGR的技术路线之争依然记忆犹新。之所以会爆发这场争论,导火索就在于中国重汽推出了EGR国Ⅲ重卡,而其他企业采用的几乎全是高压共轨技术。因为成本较低EGR比高压共轨低1万元左右,价格的差异使得中国重汽的国Ⅲ重卡市场表现远远好于其他企业,这就是这场技术争论爆发的根源。

  为什么只有中国重汽选择了EGR技术而其他企业却选择了高压共轨技术呢?这与相关政策有着密切关系。在我国出台的汽车产品公告管理办法中,关于产品排放标准符合性判定原则里,对于申报GB17961-2005第三阶段产品技术的典型举例,只列举了高压共轨、电控单体泵和电控泵喷嘴三种技术。导致许多企业认为,除了公告管理办法所列的三条技术路线外,别的技术得不到国家认可,难以上公告。但事实是,公告管理办法并不排斥三条技术路线之外的其他技术路线。大多数企业选择高压共轨技术这一结果的出现,不知道是因为大部分企业误读了政策,还是政策误导了大部分企业。

  建议: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能否更明确些,同时相关细则的出台也应更加及时。

  2、监管缺失 国Ⅲ车上路实际排放量无法监测

  所谓EGR,全名为“H 泵+EGR技术”,它是在国Ⅱ机械泵的基础上,利用电磁铁控制机械泵的齿条、出油阀,做成简易电控喷油泵外加EGR废气再处理系统,减少废气排放。其关键的工作原理是增加了一个废气冷却器和电控EGR阀。据实验室测试表明,EGR发动机达到国Ⅲ标准没有问题。

  但是实验室的数据并没有平息大家的质疑:实验室里能够达到的标准,实际使用过程中未必能达到,特别是如果司机在行驶的过程中拔掉EGR控制线,国Ⅲ机实际上就只能达到国Ⅱ排放。

  针对业界要求监测EGR重卡实际排放量的呼声,政府却给出一条耐人寻味的规定,“竞争对手如对其他厂家的国Ⅲ重卡能否满足国Ⅲ标准存在异议,可以自行购买,进行检测,所需相关费用自理。”这表明,核查重卡排放能否达标,没有中立的第三方来做,需要竞争对手来做。先不说自掏费用的难处,单是竞争对手的检测结果能否让大家信服,就值得怀疑。

  建议:对于核查国Ⅲ车的实际排放水平,能否由政府主导,由中立的第三方来具体实施,这样既能加强监管又能平息许多不必要的争论,用事实说话。

  3、检验上牌存在漏洞 假国Ⅲ套牌现象严重

  据了解,从国II到国III要求发动机技术有一个大的飞跃,因此会相应的增加产品的成本,特别是电控技术的应用,对发动机成本影响巨大。而一些企业因为自身技术不过关,产品价格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于是不惜“造假”,采用套牌的形式来蒙骗消费者。

  所谓套牌,就是将未达到国III的车型以国III的名义来上牌,即采用国Ⅱ的发动机,但铭牌却注明国Ⅲ发动机型号。套牌车的出现一方面说明国Ⅲ排放刚刚实施,相关部分还缺乏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国家在检验上牌方面存在漏洞。另外,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各地环保政策的执行力度也会有所不同。

  建议:为了防止假轻卡国Ⅲ上牌,除了检查该产品是否有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合法产品的公告型号以及否已经纳入国家环保总局下发的《机动车环保公告》之外,相关部门还应把是否具备电控高压共轨系统以及是否有行车电脑控制板(ECU)作为判定是否为真国Ⅲ产品的标准,从而逐渐使套牌的假国Ⅲ这个"李鬼"无所遁形。

  4、执行力度不足 国Ⅱ车仍在生产销售

  根据国家实施国III排放标准的相关政策,自2008年7月1日起,未达到国III排放标准的车将不得再生产销售,但实际情况却是国Ⅲ标准正式实施将近1年,仍有大量国Ⅱ发动机、国Ⅱ重卡在生产销售。

  业内人士分析这一方面,是由于有市场需求,一些消费者为了图便宜,明知道是国Ⅱ车还是要购买。而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政府的执行力度不足,对政策的执行缺乏监管。

  建议:政府的管理部门应该从多方面来采取措施,比如在上牌环节、生产环节等,这样才能保障政策的执行。而只有做到管理制度科学、执行得力、监管有效,才能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5、配套落后 油品滞后成国Ⅲ实施最大短板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其中规定“2009年车用汽油全部达到国Ⅲ标准,2010年车用柴油全部达到国Ⅲ标准。”这意味着油品仍将是制约国Ⅲ标准实施的一个障碍。

  据悉,尽管国Ⅲ标准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但是只有国内少数几个城市提供国Ⅲ的油。由于油品供应无法保障,一些用户不得不使用国Ⅱ的油,因此国Ⅲ车的优势无法发挥出来。同时如果国Ⅲ车用国Ⅱ油,对汽车本身也会造成损害,特别是发动机,寿命可能会缩短30%左右。

  事实上,每次执行新的排放标准的时候,都是油品提升落后于车的步伐。如果这一问题不解决,国Ⅲ轻卡的实施效果将大打折扣。

  建议:油品质量难达标,凸显了相关企业与环保政策的利益博弈。国Ⅲ油品要求高,涉及到相关的润滑性考核指标,因此需要对设备、工艺进行改进,这样就会增加成本。而石油石化行业都是国家垄断行业,在现有条件能够盈利的情况下,自然是不会主动投入大量资金来提高油品质量的。因此想要早日实现油品达标,唯有其上级主管部门加强监管与督促。

来源:卡车网原创新闻组 作者:夏夏
文章关键词: 国Ⅲ EGR 套牌
扫描分享到微信好友或微信朋友圈
新闻反馈与咨询
推荐阅读
推荐车型更多
一周热文
最新视频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热招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