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卡车网> 资讯 > 零部件 > 变速箱 >

厚积薄发的潍柴创造持续辉煌

  在共和国走过60周年辉煌之际,潍柴动力也即将迎来它63周年生日。从1946年建厂,从仿造德国11马力的单缸低速柴油机开始,潍柴产品功率不断提高,机型逐步增多。目前,潍柴已成为拥有机型最全、功率覆盖面最广、配套使用领域最宽的中国动力供应商之一。

  已经走过60载春秋的潍柴,以近10年来的快速发展历程,向人们展示了一个老资格的柴油机厂如何从小到大,从困境走向从容的坚强足迹。

  创新贯穿始末动力促进升级

  回顾近几年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创新始终是潍柴快速发展的推动力。

  多年来,潍柴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了自主创新机制。潍柴高度重视研发投入,特别注重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随着销售额的增长,潍柴的科研投入也逐年递增,企业科技投入已占整个销售额的5%以上。经过多年的努力,潍柴已建立起国家级的技术中心和产品试验室,实现了产品设计和试验的信息化、自动化;在奥地利、美国相继建立了研发分中心,使企业的技术开发工作站在了世界内燃机技术的最前沿,为打造企业核心技术、从战略上赢得竞争优势奠定了基础。

  在产品创新方面,2005年潍柴在国内率先推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满足国三排放标准的“蓝擎”动力;2006年成功推出国内惟一的12升大功率商用发动机;2007年推出了国四排放发动机……目前,潍柴符合欧Ⅴ排放水平的柴油机已经通过国家认证和标定试验。依靠发动机系列产品超群的性能、先进的指标、高可靠性和超长寿命,潍柴产品已经不仅在国内市场赢得先机,在国际市场上也渐露头角,实现了中国内燃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

  在产学研结合方面,潍柴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构筑了产学研密切合作的技术研发平台,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潍柴率先在企业内部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先后与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内燃机研究所等国内著名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并与上下游30多个企业建立了“潍柴产品研发共同体”,集产业链的技术资源为我所用,协同开展技术创新研究,实现技术共享、市场共赢。

  在科研体制与模式上,潍柴在行业内率先提出了“以我为主、链合创新”的技术创新模式。以我为主——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按照自身的市场定位、技术需求,确定科技研发的方向和进度,并坚决保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链合创新——在集成知识的基础上,在产业供应、经营管理、品牌运营等价值链环节以满足市场及消费者的需求为核心,通过集成、联合和整合等形式,形成各价值链环节优势资源的深度嫁接和交互链合,达成共赢和利益最大化的创新战略经营模式。

  在企业战略联合方面,2005年8月,潍柴动力以10.2338亿元成功收购湘火炬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其最大的股东。2007年4月30日,潍柴动力创造性地实施“HtoA”的吸收合并,回归A股市场,构建起了中国最具潜力的汽车产业链。通过吸收合并原湘火炬公司资产,使潍柴实现了多赢的战略效果,实现了产业的快速扩张,构筑起了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潍柴动力发动机、法士特变速器、汉德车桥、陕西重卡一条已成现实的“汽车黄金产业链”。

  近年来,随着潍柴蓝擎系列最新产品产销量突破12万台大关,以WD615、WD12和蓝擎各系列产品为梯队的潍柴动力,支撑了卡车产品的升级换代,迎来了中国重型汽车产品持续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近几年,潍柴的创新改革得到社会各方的高度评价,认为潍柴抓住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这个关键环节,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消化和吸收创新相结合,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品牌,把民族品牌推向国际市场,实现了“绿色动力,国际潍柴”的企业理念。

  先进企业责任理念和实践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回顾潍柴的发展历程,坚持科学发展观、始终如一地追求节能与绿色环保发展的企业文化精神,在潍柴产品的每一次升级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今年7月召开的“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四届二次会员大会”上,作为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理事长,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谭旭光谈到企业的社会责任理念,他明确指出:“一个健康发展的中国内燃机工业,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内燃机行业、企业肩负着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

  在2008年年初我国南方冰雪灾害救援和5月四川大地震抢险中,潍柴的产品不仅经受住了严酷的考验,潍柴人的社会责任感也凸现出来,“包容,沟通,责任”的企业文化已经融入到每一个潍柴人的血液中。

  谭旭光认为:“要深刻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过去主要在硬件上竞争上升到软件的竞争,从过去主要是技术、产品的竞争,发展到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和社会道德的竞争。先进的企业责任理念和实践,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行业、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空间。”

  2008年最后一个季度开始影响到中国的全球金融危机,对近几年顺风顺水发展的潍柴来讲无疑是一个最大的考验。谭旭光多次说过,一个企业只有经历过逆境的磨练,才能更具抵御风险的能力。在低谷时勤练兵,高潮时打硬仗,是潍柴近10年的发展中已经历了多次的实践。

  “每一次经济危机,都孕育着新一轮的增长,但前提是企业必须实力雄厚。”经过大风大浪的谭旭光和他的潍柴,已经能够站在更高的层次看待眼前的“浮云”,拥有了雄厚实力的潍柴,也具备了引领行业走出困境的能力和责任。

  比较中国几大主要柴油机厂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蜗居在山东潍坊这个不起眼的地方,默默无闻地积累着自己的实力而厚积薄发的潍柴,已经不是10年前只有5亿元产值的专业工厂。在2007年潍柴集团实现400亿元销售收入的庆祝大会上,谭旭光就已经代表潍柴的管理团队向世人宣示:潍柴集团下一步战略目标是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向世界500强冲刺。有了自己明确的方向,有了自己先进的研发平台,有了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潍柴——这一国内最大的动力装备集成供应商,将创造出中国重型动力总成产业的持续辉煌。

来源:中国工业报 作者:赵三明
文章关键词: 潍柴 发动机
扫描分享到微信好友或微信朋友圈
新闻反馈与咨询
推荐阅读
推荐车型更多
潍柴,品牌首页>>
相关视频更多
  • 全明星阵容 潍柴全新一代4.0燃气发动机新品正式发布

    00:01:51
  • 潍柴动力上市20周年研讨会开启

    01:22
  • 谭旭光:一辈子干好一件事 铸造动力“中国心”

    03:27
  • 潍柴WP15NG天然气发动机荣获“2024年度值得用户信赖高效天然气重型发动机”

    01:02
  • 谭旭光:向自己开炮,实现自我颠覆性的突破

    00:44
  • 谭旭光:逆境只会让我们的斗志燃烧得更旺!

    00:34
  • 谭旭光:繁荣的背后一定有风险

    00:26
  • 链合创新挑战未来,潍柴打造高质量发展“共赢链”

    01:26
  • 回顾一下潍柴2024商务年会

    02:50
  • 潍柴WP15NG亮相南京内燃机展

    01:23
相关文章
潍柴相关产品更多
一周热文
最新视频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