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业环球采购的特色,令行业战场由单一市场扩大至整体区域,业界面对的竞争对手,已不只是境内的同行,还有亚洲区内各国如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地的同业。
相对而言,内地的汽车零件企业规模小,多只向单一车厂提供零部件,难以透过规模生产来降低企业成本。另外,内地产品的技术含量低,生产商主要集中在供应链的二级或以下的范畴,产品质量未获保证。
虽然内地不乏科研人员,研发成本亦相对较低,但企业在研发资源上投放不足,平均仅占营业额2%。研发能力主要集中于基础的机械零部件上,电子部件开发能力仍有待加强。
目前内地大多数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仍未有进入全球采购体系的准备,对于国际汽车零部件标准TS16949质量体系认证,仍未作出配合。不过,内地个别大型生产商已意识到有关问题,并展开境外并购,直接成为各大品牌汽车的零部件供应商。现时,国家亦已定下发展目标,计划明年将国产车的电子化占整成本比率提升至40%,并在10年内将汽车部件出口占全球汽车贸易额的份额,由现时不足1%增至10%。
香港方面,现在并无完整的汽车工业,但零部件的出口已有数十年历史。生产商规模涵盖面较广,大型生产商设有专门的设计及开发部门,配合自有品牌发展和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中小型厂商则担当二、三线供应商角色,制造包括讯号灯、安全系统、音响器材、汽车模具等配套组件。整体而言,可说涵盖了整个汽车零部件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香港厂商的客户主要来自欧、美、日、韩各大车厂的全方位配套生产,汇聚全球主要汽车技术于一身。由于生产商与车厂之间已建立了默契,因此能按照客户的技术要求研发出所需部件。
香港特区政府亦积极支持本地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除透过创新科技基金协助业界融资外,亦在各项技术开发上给予支援,包括设立“香港汽车零部件研究及发展中心”,协助中小企转型,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
鉴于全球车厂均要提升成本效益,以较廉价的亚洲地区的生产商为采购非核心配件的对象;各地的汽车部件供应商亦愈来愈重视研发投入。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内地和香港相关企业的合作,将会成为未来两地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由于内地拥有大量科研人员,研发能力高,并且有充裕而廉宜的劳动力;至于香港产品的国际认受性则较高,而且早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供应链一员,国际销售网络早已存在,再加上香港有资讯自由的优势,有助掌握国际市场的最新动向。通过两地企业的优势互补,联合对抗区域竞争,将可达致双赢的效果。
蓝擎新能源微小卡 全面招商进行中
超低能耗省钱高效,福康发动机是他十几年的信赖首选
纯电工程车 一路畅赢 福田瑞沃大金刚ES3 EV
创造新价值制高点 中集·陕汽“港牵2.0一体化”新品正式上市发布
升级四大承诺 第7000辆下线北京重卡上市一周年礼遇每一位梦想家
百万公里无大修 江淮帅铃值得信赖
16升排量 600马力 一汽解放鹰途&JH6牵引6SX1-600燃气车上市
售价35.88万元起 东风天龙KL龙擎3.0燃气新品上市
动力澎湃油耗低,每公里节省3毛钱,欧康动力用实力赢得乔宁信赖
腾跃九州,财富新引擎 东风商用车龙擎3.0燃气新品即将上市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