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巨大成就,得益于我国汽车产销量的持续增长。我国零部件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和出口额实现持续增长,在汽车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总量增长的背后,广大零部件企业的生存环境很不乐观。存在的问题已经影响到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后劲,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障碍。
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存在三大问题:一是企业规模比较小,80%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不足1亿元;二是产品的附加值不高,主要以机械加工为主,从事贴牌贸易的比较多;三是技术创新水平和产品质量有待提高,在核心和关键技术上仍缺少投入,核心技术大多撑控在外方手中,本土化生产、设计、研发的企业较少。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融入全球经济进程的加快,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而我国的汽车零部件行业也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众多的国际同行纷纷抢滩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市场。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外资企业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销售份额占60%以上,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科技含量领域,其市场份额更是高达90%。
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制造水平仍旧较低,管理粗放,成本控制力弱,无法适应用户对产品质量、成本、交货期等全球化采购的要求。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整车价格每降低10%,至少5%要转嫁给零部件企业。随着整车价格战的频繁上演,成本压力不断向零部件环节转移,零部件企业除了要应付同行业竞争还要面对整车的压力,这让我国零部件企业毫无反抗能力,最终促使零部件企业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
“十二五”期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如何发展?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召开的2010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年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表示,零部件企业的主要任务是尽快提高自主研发能力,这是企业生存和继续发展的前提。
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汽车零部件行业在“十二五”期间,应抓住“由大变强”这个中心,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紧紧围绕节能减排这个中心任务,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推动产业科学发展,实现零部件产业的升级。扶持、培养一批零部件行业骨干企业,使之成为适应市场需求、拥有核心技术、重视创新、机制灵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现在,大力发展创新型产品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国家应对优秀的、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提供优惠政策,扶持这些企业尽快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扩大生产规模,培育自主品牌零部件龙头企业。希望国家建立零部件行业公共服务平台,无偿或非盈利有偿地为零部件企业提供研发、人才招聘、检测认证、对外合作等服务。
此外,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规模小、过于散乱、行业集中度差的问题再次凸显。在此背景下,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加快扩大企业规模,亟待组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大型零部件企业集团,通过骨干企业带动汽车零部件业的产品升级和技术提升。
蓝擎新能源微小卡 全面招商进行中
超低能耗省钱高效,福康发动机是他十几年的信赖首选
纯电工程车 一路畅赢 福田瑞沃大金刚ES3 EV
创造新价值制高点 中集·陕汽“港牵2.0一体化”新品正式上市发布
升级四大承诺 第7000辆下线北京重卡上市一周年礼遇每一位梦想家
百万公里无大修 江淮帅铃值得信赖
16升排量 600马力 一汽解放鹰途&JH6牵引6SX1-600燃气车上市
售价35.88万元起 东风天龙KL龙擎3.0燃气新品上市
动力澎湃油耗低,每公里节省3毛钱,欧康动力用实力赢得乔宁信赖
腾跃九州,财富新引擎 东风商用车龙擎3.0燃气新品即将上市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