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汽车产业高速发展,伴随着中国成为全球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在发展壮大。虽然产业规模较大,但是缺乏规模经济效应,且关键零部件细分领域绝大部分被外资占据,目前中国本土零部件产业只是呈弱、小、散的格局,全行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廉价劳动力及资源成本上。这与发展迅猛的我国汽车业不相适应。
国内零部件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企业数量的激增,以及出口额的连年增长却并没有改变产业本身薄弱的现实。由于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和品牌,多数国内零部件企业只能在资源消耗大、利润率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徘徊,眼看着包括动力总成在内的核心零部件市场,被国际零部件巨头牢牢掌控,却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也使得我国零部件产业已制约到整车的发展。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研究员铁志海表示,由于国内零部件企业缺乏长期战略考虑,将容易上手、获益快的低端产品和代工产业大量上马,从而忽视了对于先进技术的吸收和消化。同时,外资也有意将核心、尖端技术进行封锁或者在海外进行加工。
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沈军表示,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如果没有掌握核心的零部件技术,利润率会非常低。据统计,自主品牌目前在中国市场销量份额大致是1/3,但是销售额的份额只占到20%,原因就是低端车型比较多,高端很少。在利润贡献方面,自主品牌只有10%的贡献,而90%都是国际品牌,这就意味着自主品牌尽管获取1/3的市场份额,但是利润获取只有1/10,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自主品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无疑是跟零部件工业发展的薄弱是相关的,显示出与国际品牌的明显差距。专家表示,这种“受制于人”所带来的“伤害”,已经超过了零部件产业本身,进而影响到了我国汽车产业的长远发展。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的汽车产业要想在“十二五”期间真正做大做强,就要尽快补齐零部件方面的短板。
问题虽然找到,但要真正并尽快解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扭转目前普遍存在的“重整车轻零部件”观念,加大对零部件领域的投入力度,以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除了企业本身的投入,国家也应该从政策层面出台鼓励政策,引导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技术升级。而且,在此过程中,还应积极采取国际化合作战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培养自己的人才队伍。在汽车快速发展的今天,零部件产业必须强大起来。
蓝擎新能源微小卡 全面招商进行中
超低能耗省钱高效,福康发动机是他十几年的信赖首选
纯电工程车 一路畅赢 福田瑞沃大金刚ES3 EV
创造新价值制高点 中集·陕汽“港牵2.0一体化”新品正式上市发布
升级四大承诺 第7000辆下线北京重卡上市一周年礼遇每一位梦想家
百万公里无大修 江淮帅铃值得信赖
16升排量 600马力 一汽解放鹰途&JH6牵引6SX1-600燃气车上市
售价35.88万元起 东风天龙KL龙擎3.0燃气新品上市
动力澎湃油耗低,每公里节省3毛钱,欧康动力用实力赢得乔宁信赖
腾跃九州,财富新引擎 东风商用车龙擎3.0燃气新品即将上市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