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也在不断壮大。截至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已达3万多家。2010年实现产值1.6万亿元,出口405.84亿美元,占汽车商品出口总额的78%。
由于我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和零部件产业的高度市场化,一大批中小零部件企业迅速成长起来,为汽车零部件产业带来了巨大生机和活力。但是,这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企业规模小、分散、重复的状况。商务部提供的数据表明,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科技含量领域,目前外资零部件企业占有市场份额高达90%。
目前,中国本土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边缘化现象很严重,外国的汽车企业很清楚,整车合资有政策规定,外资股比不能超过50%,但零部件没有这方面的规定,所以现在外资企业就通过控股或独资零部件工厂来获得更大的利润,外方控制着零部件的核心技术,也就控制整车的关键技术和利润。一位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老专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作为汽车行业的纲领性文件,产业政策对零部件行业的忽视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并已经导致了目前不利的局面。”
为提升我国零部件企业的实力,解决零部件企业生产批量小、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董建平建议,国家应扶持零部件专业化小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这些龙头企业虽然不大,但是他们是专业化生产,只有做专才能做精做强,从而才能把技术水平提高,把规模做大,市场做宽。”按国际上的标准,整车和零部件的比例投资应该在1:3左右,而我国的现状仅为1:0.3,投入经费严重不足。而从企业角度来看,核心技术的研发经费投入同样少之又少,调查显示,许多整车企业在零部件上投入不足1%,一些靠“山寨”起家的车企在零部件上的投入几乎为零。所以,我认为首先要加大研发投入。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是凭空形成的,靠的是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总结,而积累靠的是长期扎扎实实的试验、研究。应研究出台鼓励政策,引导零部件产业健康发展。为了解决我国零部件企业生产批量小、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应有针对性地扶持零部件专业化的小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是现在市场太大了,很多零部件企业只要找到三五家主机厂就能够生存下去。但未来三到五年内,零部件市场会面临新的整合,那时如果只为三五家主机厂供货,很难继续生存下去,必须要找到更多的主机厂作为支撑企业。例如,市场经过进一步整合后,一家变速器企业可能必须覆盖我国市场的1/3以上才能长久发展。要做到这一点,零部件企业惟一能做的就是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尤其是提升自己的研发能力。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副秘书长付于武认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要想实现新崛起,在研发上仅靠个别企业单打独斗是很难的。”付于武表示,解决汽车零部件面临的问题有赖于多产业融合,特别是汽车电子亟须形成一种新的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实行联合攻关。
蓝擎新能源微小卡 全面招商进行中
超低能耗省钱高效,福康发动机是他十几年的信赖首选
纯电工程车 一路畅赢 福田瑞沃大金刚ES3 EV
创造新价值制高点 中集·陕汽“港牵2.0一体化”新品正式上市发布
升级四大承诺 第7000辆下线北京重卡上市一周年礼遇每一位梦想家
百万公里无大修 江淮帅铃值得信赖
16升排量 600马力 一汽解放鹰途&JH6牵引6SX1-600燃气车上市
售价35.88万元起 东风天龙KL龙擎3.0燃气新品上市
动力澎湃油耗低,每公里节省3毛钱,欧康动力用实力赢得乔宁信赖
腾跃九州,财富新引擎 东风商用车龙擎3.0燃气新品即将上市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