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公路货运指数在五年间首次实现全年稳定5%以上增长,当200公里长途运距占比从45%降至39%,当新能源卡车从“小众尝试”跃升至“生态主力”,2025年的中国物流行业,正从过去三年的“平台调整期”迈向“结构优化期”。
2025年10月23日,G7易流2025数字物流大会开幕,此次大会展示的这一系列行业变化不再是零散的数据,而是勾勒出“物流下半场”的清晰轮廓:新能源与AI智能化,正在成为重构行业生产力的核心动力,而G7易流则以技术产品与生态协同为抓手,推动这场转型从趋势落地为实践。![]()
从规模增长到效率革命,紫宝盒开启AI感知新范式
“中国物流的上半场,是电商快递驱动的‘快’;下半场,则是全场景协同的‘优’。”G7易流创始人、CEO翟学魂在主题演讲中,用一组核心数据揭开了行业转型的底层逻辑。![]()
2021-2024年,公路货运指数长期处于平台期,而2025年不仅实现5%+的同比增长,更关键的是结构性变化:运距变短的背后,是即时零售、区域大宗等场景的崛起;车辆利用率提升10%的成果,印证了数字化对效率的激活;新能源渗透率同比上涨64%、平台活跃新能源车辆近50万辆的表现,则标志着能源革命已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翟学魂特别提出 “四个希望之地”--即时零售、农牧、区域大宗、公铁联运,这四大场景贡献了超1/3的物流市场份额,且具备 “长链条、非标货品、场景丰富、极致效率追求” 的共性。以即时零售为例,山姆线上销售额年涨28%,催生了对“高时效、高温控”城配的需求;农牧领域的神农集团,通过全链条数字化实现牲畜丢失率100%避免、86%订单自动排车;区域大宗的腾骅控股,整合新能源重卡与补能资产,将车辆日均里程提升至400公里以上,远超行业水平。这些实践证明:物流下半场的增长,不再依赖总量扩张,而是源于场景深耕。
要深耕场景,必先突破“感知-决策-执行”的瓶颈,这正是G7易流发布首款全场景AI车队管理工具 “紫宝盒” 的核心逻辑。![]()
这款被定义为“Ready for AI”的硬件产品,彻底跳出了传统车载终端“单一监控”的局限,实现了“人、车、路、货、环境”的全维度感知。数据显示,在打电话、抽烟、车道偏离等10大核心场景中,紫宝盒综合排名(F1 Score)领先同类产品,其中打电话、打哈欠、看手机等场景识别排名第一,闭眼、频繁低头等风险行为,漏报量降低40%、误报率降低30%,控制在行业最低水平。
更关键的是,紫宝盒打通了“感知-沟通-执行”的闭环:司机可通过语音助手“小7”一键上报拥堵、完成冷链任务报备;管理端能实时接收AI分析的风险预警,如“右转未停车”“高速异常停车”等高危行为,分钟级触发干预;针对农牧偷窜货、冷链温控异常等场景,AI可自动抓取视频证据并生成分析报告。正如翟学魂所言:“AI不是替代人,而是把人从重复分析、低效沟通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更有价值的决策。”
新能源+AI协同:破解痛点,打造物流新质生产力
“新能源车不缺技术、不缺场景,缺的是适配新能源特性的运营能力。” 在本次大会圆桌对话环节,宇通集团副董事长晁莉红精准点出了行业转型的核心痛点。![]()
尽管新能源卡车渗透率快速提升,但数据显示:新能源大宗车辆的安全表现仍不及传统能源车,红灯司机率是传统车的1倍;部分车队因运营经验不足,导致车辆日均里程未达预期,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难以释放。而破解这一痛点的关键,正是“新能源+AI”的深度协同。
宇通作为率先转型新能源卡车的商用车企业,给出的答案是 “软硬一体的系统优化”。晁莉红表示,宇通与G7易流的合作不仅是“车+硬件”的结合,更通过AI优化车辆控制策略:比如根据冷链货物特性、路线坡度数据,自动调节冷机功率与行车速度,实现“温控精准+能耗降低”;针对新能源重卡的续航焦虑,AI可结合补能站分布、实时路况规划最优路线,避免无效续航消耗。这种 “车-路-货- AI”的协同,让新能源车队从“能用”转向“好用”。据了解,某冷链客户通过该方案,冷机能耗降低了15%,货损率下降至0.5%以下。
而“新能源+AI”的深度协同,也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斯堪尼亚中国办公室总代表何墨池表示:“聚焦全生命周期成本(TCO),客户买的不是车,是‘高效运输的解决方案’。” 尽管斯堪尼亚如皋工厂暂以传统能源车为主,但已启动新能源项目,核心思路是用AI延长电池寿命、优化运营效率,通过AI分析驾驶习惯,为司机提供省油(电)培训;基于车辆CAN数据预测保养需求,将“定期保养”改为“按需保养”,降低维护成本20%;针对客户现金流压力,推出包含保养、保险、培训的“经营性租赁”模式,进一步降低新能源转型门槛。![]()
在物流行业打造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G7易流在其中扮演的,是“生态连接器”的角色。一方面,通过紫宝盒的高算力芯片与云端AI平台,为新能源车辆提供“端侧实时分析+云端模型迭代”的能力,比如识别司机急加速、急刹车等行为,实时推送优化建议,提升续航里程10%;另一方面,联动补能企业、主机厂搭建“新能源运力联盟”,打通“车辆采购-运营管理-补能服务”的数据链路,让车队无需单独搭建数字化团队,即可享受全流程 AI 支持。
G7易流首席财务官张杰龙现场讲到:“新能源的价值不是替换燃油,而是通过AI激活能源-效率-成本的连锁优化;AI的价值也不是炫技,而是解决物流人真正的痛点,让每一台新能源车都能跑满里程,让每一次运输都能降本增效。![]()
物流下半场: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必修课
当高速干线自动驾驶车辆数量较去年翻倍,当城配无人车年底将突破3万台,当G7易流平台日均自动对接订单137万单、线上费用审核1440万单,这些数据都在证明:新能源与AI的时代,不是“未来时”,而是“进行时”。
物流行业的转型,从来不是某一家企业的“独角戏”,而是全产业链的 “协同舞”。主机厂需要提供更适配AI的智能车辆,物流企业需要拥抱数字化工具,货主需要开放场景数据,补能企业需要优化网络布局。而G7易流的角色,就是以“紫宝盒”为硬件入口,以管理平台为软件载体,以AI算法为核心能力,为全产业链提供“可落地、可复制”的转型方案。![]()
物流下半场的竞争,不是谁跑得更快,而是谁转得更稳。当新能源遇上AI,当场景遇上技术,中国物流正从“规模领先”迈向“效率领先”,而每一个积极拥抱变化的企业,都将成为这场转型的受益者。
30亿注资重塑上汽红岩 智电转型能否破局重卡市场?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亮相2025数字物流大会 以硬核产品拥抱AI物流时代
绿色工具的绿色AI智能进化 2025数字物流大会亮点新车速看
新能源+AI引爆物流革命 2025数字物流大会开幕
福田汽车启明星产品发布
绿牌畅行不限行 瑞沃金刚S3混动版是城建运输利器
“芯”程启,家同在 解放动力研发竣工与家属日双喜临门
为中国客户赋能 奔驰卡车不负众托
多元动力,一站尽览,中国重汽全阵容揭秘未来运输
五十台豪沃TX交付即战力 一百辆签约定鼎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