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卡车网> 资讯 > 零部件 > 变速箱 >

欧洲商用车“技术皇帝”海沃集团面临选择

  在历经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洗礼后,欧洲商用车行业的复苏之路仍很漫长。作为欧洲乃至全球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商用车展,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展(以下简称“IAA”)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地求新,求变,求发展。“新”与“变”不仅体现在技术和产品上,更体现在欧洲商用车及零部件企业的战略调整和市场重心转移上。

海沃机械

  2009年,欧洲商用车销售额下降80%,不过荷兰海沃集团受到的打击并不大。该集团是欧洲最大的专用车液压系统制造商,同时生产多系列的拉臂车、摆臂车等重型专用车辆及设备。

  海沃在华合资公司———海沃机械(扬州)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谈浩告诉记者,海沃集团发展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大的重要原因在于,10年前就开始在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建厂。目前,海沃中国业务销售额占整个集团销售额的35%。与发展中国家企业合作,追求市场多元化,使海沃在金融危机中幸免于难。据了解,在海沃的带动下,该公司部分供应商也开始谋划到中国投资建厂。

  商用车安全连接件生产商———德国约斯特集团也有同样经历。该集团亚太区总裁奥特曼表示:“中国市场对我们很有吸引力,公司已开始考虑在中国进一步扩产。”记者在本届IAA上还了解到,很多在中国建厂的欧洲公司都有扩大中国工厂产能的计划。这些企业希望以中国工厂为生产基地,辐射周边市场。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批技术实力顶尖的欧洲商用车企业在金融危机中损失巨大,甚至遭遇倒闭的命运。即便如此,他们仍然固守原有市场,并固执地认为自己的产品在中国没有市场。德国克劳耐公司就是典型代表。

  克劳耐公司德国销售总监弗兰克告诉记者,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市场需求疲软。他预计,未来3~5年,德国经济才有可能恢复到2008年以前的水平。当被问及是否有到中国等新兴市场发展的计划时,弗兰克表示,该公司的产品按照欧洲标准和需求设计、生产,且价格非常昂贵,根本不适合在中国销售。在中国建立一家分公司,负责产品在当地的销售和维修,投资成本太高。

  记者分析认为,欧洲商用车“技术皇帝”们不愿意走出欧洲,与新兴市场企业合作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欧洲是高端商用车的主力消费市场,产品、技术先进,销售利润也丰厚,他们不愿意花费精力,开拓陌生的新市场;二是一些企业曾有在中国合资失败的惨痛经历,不愿意重返伤心地;三是经历金融危机后,欧洲企业对外投资变得更加谨慎,往往需要经过反复的市场调研和论证。

  金融危机爆发后,欧洲商用车企业的观念变了,消费者的观念也变了。不可否认,欧洲企业仍然拥有全球顶尖的商用车技术,但问题是,仅靠欧洲市场不能支撑他们的后续发展。在记者看来,欧洲企业只有放下架子走出去,将先进技术进行适应性技术改进,服务于新市场,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来源:综合 作者:佚名
文章关键词: 海沃 商用车
扫描分享到微信好友或微信朋友圈
新闻反馈与咨询
推荐阅读
推荐车型更多
海沃,品牌首页>>
相关视频更多
  • 海沃液压油缸荣获2024年度值得用户信赖液压系统

    02:18
  • 更轻更快更安全更可靠,海沃液压系统亮相梁山车展

    02:31
  • 见证历史性时刻,海沃集团第300万根油缸下线

    01:32
  • 海沃液压系统荣获2023年度值得用户信赖液压系统

    02:39
  • 深受终端认可,“值得用户信赖液压装备”奖项评选海沃再登顶

    2:21
  • 荣获值得用户信赖奖项五连冠 海沃阿尔法液压是如何做到的?

    02:12
  • 海沃中国15周年庆典

  • 海沃中国·15年品质筑起信赖之路

    05:52
  • 发现信赖-海沃油缸用户杨金栋

    00:10
  • 发现信赖-海沃油缸用户刘强

    00:10
相关文章
海沃相关产品更多
一周热文
最新视频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