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卡车网> 资讯 > 零部件 > 其他配件 >

中国轮胎产品对欧盟出口首超美国

  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对欧盟的轮胎出口量首次超越美国。而美国对中国轮胎此次“双反”案表明,美国市场对中国轮胎出口的大门正越关越紧。那么,今后中国轮胎能否进一步开拓欧盟市场,推动其逐渐替代美国市场呢?


中国轮胎产品对欧盟出口首超美国
 

  对欧盟出口量首超美国

  “实际上,美国去年以来实施的‘双反’,已经导致欧美在中国轮胎出口中的市场比重发生变化。”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的专家向轮胎世界网介绍说。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轮胎厂商对欧盟的出口量超越美国,达到4870万条,同比增长7.7%。据悉,由于美国市场出现贸易壁垒风险,很多中国轮胎企业已陆续将一些业务转向欧盟。

  欧洲轮胎和橡胶制造商协会(ETRMA)日前经过调查发现,自2013年以来,一直是轮胎净出口地区的欧盟,其进口轮胎量却一直在稳步增长。有人推测,这或许与中国对欧盟轮胎出口增加有关。

  ,为了转移在美国市场碰壁后多余的产能,国内轮胎企业正加快扩展其他市场的步伐。除了轮胎出口的第二大市场欧盟外,东南亚、中东、南美等新兴国家和地区,正成为中国企业竞相争夺的新市场。

  但是,有关人士对中国轮胎企业的国际化开拓之路并不十分看好。一位多年从事外贸工作的企业人士告诉轮胎世界网,从目前的国际贸易趋势看,不仅美国对中国实施的贸易壁垒越来越多,其他国家也在逐渐加强对中国轮胎产品反倾销的力度。未来如果仍然像过去那样,仅仅依靠价格优势参与国际竞争,中国轮胎在其他市场上还会遇到和美国市场一样的问题。

  业内人士的普遍看法是,中国轮胎企业在调整市场结构的同时,更应重视的是调整产品结构。

  欧美市场有不同特点

  由于欧盟近年来的汽车市场增长较快,许多轮胎企业倾向于将多余的产能转移至欧盟市场。但是上述从事外贸工作的业内人士提醒说,中国轮胎向欧盟市场的转移,并不会如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容易。一方面,欧盟与美国市场一样,是一个法规严苛的成熟市场;另外,这个市场还具有与美国市场不同的一些特点。

  据分析,中国轮胎企业进军欧盟,最难逾越的门槛是欧盟的轮胎标签法,其对在欧盟销售的轮胎产品燃油效率、滚动噪声和湿地抓着力等级进行了严格规定,而且每年都实施技术动态监测,中国不少轮胎企业的产品目前还难以达到相关要求。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但本土的主要轮胎生产企业只有两家,即固特异和固铂,其轮胎产能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这为其他国家的轮胎企业到此建厂和进口都提供了很大机会。中国轮胎橡胶产品进入这个市场较早,经过多年的拓展和培育,已经在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而欧盟目前仍然是一个轮胎净出口地区,其产量和销售量之间有很大的落差。以乘用车轮胎为例,欧盟轮胎企业在欧洲的年产量达3亿条,但当地市场乘用轮胎的年销售量仅为2.63亿条,这多出来的近4000万条,就需要出口到其他地区。中国轮胎企业现在要进入这样一个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其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此外,美国是一个统一国家,其各州政体、法律法规、文化等虽有差别,但容易协调沟通。而欧盟是由众多国家组成,虽在经济上基本上实现了统一,但实际上各个国家在政治体制、法律法规、文化等方面差异极大。中国轮胎要出口到这里,就不得不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采取差异策略,以适应各地不同的法律法规和文化习惯。由此所付出的成本和下的功夫,都与美国不可同日而语。

来源:轮胎世界网 作者:西利
文章关键词: 轮胎 轮胎出口
扫描分享到微信好友或微信朋友圈
新闻反馈与咨询
推荐阅读
推荐车型更多
相关文章
一周热文
最新视频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