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新能源革命的浪潮中,电动商用车正以不可逆转的趋势重塑物流运输行业格局。然而,这一变革背后,轮胎作为核心部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
“电动商用车特有的‘大扭矩’和‘大负载’特性,导致传统轮胎陷入高磨损、高故障、高异磨的‘三高’困境,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核心痛点。”中策橡胶集团全钢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春生表示。
而作为中国轮胎行业的领军者,中策橡胶通过全球首创的X技术系统,以三大核心技术突破,为电动商用车轮胎领域带来了颠覆性的解决方案。
以X技术系统为利刃,劈开技术壁垒
电动商用车的发展不仅是一场能源革命,更是对整个产业链的重塑。中策橡胶以X技术系统为利刃,劈开了电动商用车轮胎的技术壁垒。
正如张春生所言:“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制造轮胎,更要通过技术创新,让电动商用车跑得更远、更安全、更可持续,最终推动整个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面对行业困局,中策橡胶通过前瞻性布局,率先构建了 “需求洞察、技术研发、场景验证” 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张春生透露,中策橡胶早在2019年便启动电动商用车轮胎专项研发,联合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等顶尖高校组建跨学科团队,开展110余项校企合作项目,累计获得195项授权专利。通过对全国300余家物流企业、10万+条轮胎使用数据的深度分析,中策精准锁定电动商用车轮胎的核心痛点,为X技术系统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电动商用车的渗透率已接近 30%,且还在持续上升,这标志着中国商用车正式进入电驱动时代。”张春生直言。通过深度剖析行业的痛点,中策橡胶依托深厚的研发积淀,推出了全球首创的X技术系统,为电动商用车量身打造专用轮胎,覆盖重卡、轻卡、微卡、客车等场景:重卡家族 EV67/EV68/EV69;轻卡家族 EV51/EV63;微卡家族 EV505/SL368;客车家族 EV61/EV65/EV65 PRO。
“X技术系统,让我们的电动商用车专用轮胎实现了‘高载荷、低滚阻、长寿命’的突破。” 张春生补充到。目前,中策在电动商用车主机厂配套领域占比达42%,每100台车就有42台使用中策轮胎,市场认可度正是技术实力的最佳证明。
从运营价值到低碳环保,X技术系统全方位加持
数据显示,电动商用车扭矩增大约33.3%、车重增加约27.8%,直接导致传统轮胎磨耗下降超30%、异常磨损发生率增加30%、故障发生率增加25%。张春生直言:“轮胎早已不是‘黑色圆环’,而是决定电动商用车降本增效运营的核心系统件,破解‘三高困境’是行业必须跨越的门槛。”
而就目前行业发展现状而言,跨越行业禁锢门槛的核心,则要聚焦中策橡胶首创的X技术系统,其中包含X碳极技术、X-玄甲技术、X-造艺技术三大核心技术,张春生详细的介绍到:
X碳极技术以三大“首创”奠定技术壁垒:首创高温射流装备、X碳极化学构建工艺,以及拓扑网络结构的X碳极增强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具有高刚度、高耐磨、高导热特性,能从根源改善轮胎性能。” 实际效果显著:耐磨性能提升50%、河流状磨损降低80%、操控性能提升15%、子口故障率下降50%、肩部磨损降低 60%。
X-玄甲技术从结构层面强化轮胎稳定性,包含胎圈、骨架、胎冠三大技术:胎圈技术增强子口箍紧力,减少脱圈与子口故障;骨架技术采用超抗载带束角度设计,钢丝安全倍数提升50%,抗载性能大幅增强;胎冠技术平衡冠部刚性,降低异磨与侧滑。最终实现子口及掰边故障率下降30%、肩部异磨降低60%、操控性能提升15%。
X-造艺技术则通过工艺革新提升轮胎品质:智控硫化技术平衡内外温,高压技术提升硫化胶致密性,低温技术避免橡胶分子断裂。数据显示,该技术使轮胎生热降低25%、磨耗性能提升30%、耐老化性能提升20%、滚阻降低15%。
“这些性能提升,将直接转化为用户的成本节约与效率提升,可以让轮胎拥有更少的更换频率、更低的故障率,意味着用户拥有更长的运营时间和更低的综合成本。”
在行业可持续发展层面,中策橡胶的X技术系统同样积极响应“双碳”战略。张春生透露:“中策橡胶从‘摇篮到大门’全流程控制碳排放,每生产1公斤电卡轮胎,碳足迹仅2.436kg二氧化碳当量,是目前全球已知的最好水平。” 这一成果不仅降低了制造业碳排放,更通过低滚阻等性能减少电动商用车能耗,形成全生命周期的低碳闭环。
“中策橡胶的目标,是让每条轮胎都成为‘驱动零碳未来的绿色引擎’。” 张春生表示。通过技术创新,中策正推动电动商用车行业突破瓶颈,在X技术系统的加持下,中策橡胶不仅要定义轮胎的新标准,更要和用户一起,以中国智慧书写全球轮胎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