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卡车网> 资讯 > 卡车 > 物流车新闻 >

新能源+AI重塑物流格局,地上铁以柔性与数智加速行业转型

当城市配送物流从“燃油时代”迈向“新能源时代”,行业的核心诉求也在悄然重构。

过去物流企业纠结“油换电是否划算”,如今更关心“如何让每一辆新能源车的使用效率最大化”;曾经追求“车辆拥有成本最低”,现在转向“全生命周期使用价值最高”。这场转型中,深耕新能源城配领域10年的地上铁,正以独特的柔性解决方案推动行业加速变革。新能源+AI重塑物流格局,地上铁以柔性与数智加速行业转型

TCU柔性配置:从“拥有”到“使用”的价值重构

“地上铁的车辆+服务总使用成本TCU理念,不是心血来潮的概念创新,而是跟着行业需求一步步迭代出来的。”地上铁绿色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咨询及解决方案总监赵倩男坦言。
新能源+AI重塑物流格局,地上铁以柔性与数智加速行业转型

作为深耕城市配送物流车领域10年的企业,地上铁最初从新能源载具供应起步,逐渐延伸至车辆定制、租售、能源补给、维保、残值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但随着新能源渗透率提升,用户的疑问从“要不要换电”变成了“该租还是该买”“自有车队怎么管才不闲置”。

“这就是我们从TCO转向TCU的核心原因。”赵倩男解释,TCO关注“买一辆车从头到尾花多少钱”,而TCU聚焦“用一辆车的过程中,如何让成本最优、效率最高”。2023年起,地上铁开始迭代这一理念:对于业务稳定的商超配送,建议企业持有车辆以锁定长期成本;对于生鲜电商等有波峰波谷的场景,则搭配“自有基盘+司机自带车+外包运力”的组合,甚至连充电规划、维保服务都按需匹配,比如为高频补能线路提前布局充电节点,为冷链运输加装全程温控系统。

“柔性不是‘随便选’,而是‘精准配’。”赵倩男强调,地上铁的底气来自10年积累的运营数据:通过分析5000+辆电动轻卡的日均里程、时间利用率,能精准判断不同场景的效率特征,让“资产使用权”与“服务配套”形成闭环,就像给用户一把能解锁最大价值的钥匙。

数智化+全链条服务:破解细分场景运营痛点

“以前做‘一客一案’,靠的是专家团队跑现场调研;现在有了数字化和AI,我们能让数据替用户找到最优解。”赵倩男认为,地上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将“全链条服务”与“数智化能力”深度绑定,确保每个细分场景的运营价值都能落地。

在地上铁的数字化体系中,车辆从出厂起就被纳入“数据监管”:电池健康度、实时续航、驾驶行为、装卸货时长等数据实时打通,再结合行业场景特征,就能生成定制化方案。以生鲜电商为例,这类场景的痛点是“运力波动大+时效要求高+冷链管控严”,地上铁的解法是:先以自有车辆搭建稳定运力基盘,再用司机自带车补充旺季需求;充电环节通过线路规划,将补能时间压缩30%以上;冷链运输则接入温控平台,全程可视化监控货箱温度,避免生鲜损耗。新能源+AI重塑物流格局,地上铁以柔性与数智加速行业转型

“没有最好的车,只有最适配的方案。”赵倩男举例,医药配送对合规性要求极高,地上铁会为车辆加装智能锁和温湿度传感器,确保药品运输全程可追溯;家具配送需要大载重和灵活装卸,就定制带尾板的货厢并优化底盘承重。这些细节背后,是地上铁对“人-车-货-场”关系的深度理解,通过数据提炼运营特征,让服务精准匹配场景,而非单纯堆砌资源。

此外,地上铁还通过“安行达”安全解决方案降低事故风险,用“精准充”平台优化充电成本,全链条服务覆盖从车辆选型到退役的每一环。“用户要的不是‘一堆服务’,而是‘最终的效率提升’。”赵倩男说,这正是数智化的价值:让复杂的运营逻辑,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出勤率提高,成本下降。

未来规划:从“载具服务商”到“全场景效率赋能者”

谈及未来,地上铁的视野并不局限于扩大自有车辆规模,而是让服务能力,赋能整个新能源物流生态。

“我们现在管理着超18万辆新能源物流车,积累的维修网络、服务标准、数据能力,不该只服务于自有资产。”赵倩男表示,地上铁下一步将把服务“产品化”,比如将维保标准输出给行业,将充电网络开放给所有新能源用户,甚至为其他企业提供TCU配置咨询。“未来的竞争不是谁有更多车,而是谁能让更多车高效运行。”

在配送范围上,地上铁也在突破城配边界。目前推出的地上铁K63(坤势),已能将新能源配送半径从300公里延伸至500公里的城际场景;未来还将通过换电、增程技术,覆盖900公里的干线运输,实现“城配-城际-干线”全场景电动化。“当车、资源、电能柔性链接,无论用户跑哪条线路,都能找到适配的新能源方案。”新能源+AI重塑物流格局,地上铁以柔性与数智加速行业转型

赵倩男认为,物流行业的“柔性化”才是降本关键。“现在很多企业的成本高,是因为刚性链接太多,固定持有大量车辆,旺季不够、淡季闲置。未来,通过‘购置+租赁+运力服务’的组合,才能应对市场不确定性。”

拥抱新能源与AI,共筑行业可持续未来

“新能源的浪潮不会停,AI对行业的改造也才刚刚开始。”赵倩男感慨,过去10年城配物流完成了“从0到1”的电动化普及,未来10年将进入“从1到N”的智能化深水区。

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企业能独善其身,主机厂需要更贴合场景的车型,物流企业需要更灵活的运营方案,能源服务商需要更高效的补能网络。“地上铁愿意做‘连接器’,用TCU理念、数智化能力,链接全产业链资源。”只有全行业积极拥抱转型,才能让新能源的绿色价值、AI的效率价值真正落地,推动物流行业迈向更可持续的未来。

来源:卡车网 作者:吴一
文章关键词: 地上铁 物流车
扫描分享到微信好友或微信朋友圈
新闻反馈与咨询
推荐阅读
推荐车型更多
相关文章
一周热文
最新视频更多
  • 新能源购置税“变天”,时代汽车出手了

    01:27
  • 货车=移动桑拿房?比亚迪在日本把“日式疗愈”装上车

    00:56
  • 深入场景+数据分析,构建G7易流智能化护城河

    02:29
  • 细节见真章!东风睿立达V8E明窗版的城市法则

    03:03
  • 比亚迪T35小卡 日本最后一公里运输的绿色思考

    01:34
  • 比亚迪T35卡车全球首发 深耕日本市场电动化解决方案

    02:05
  • 聚焦场景需求,迈出AI赛道第一步

    02:17
  • 人工智能与零碳双轮驱动 交通运输部发布会都讲了啥

    01:31
  • 征服帕米尔高原 飞碟MW7长续航更经济

    01:53
  • 川藏线节油26%,欧曼银河5M混动重卡给你新选择

    01:52
最新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