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6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十一次会议在渝召开前夕,四川省党政代表团来到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考察,实地感受川渝两地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的协同创新成果。
斩获行业内最大规模氢能重卡集中运营项目
氢能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2021年11月,川渝两地率先打通以渝蓉高速、成渝高速、成遂渝高速为主轴,沿线城市为节点的成渝氢走廊。近四年来,这条能源新动脉已成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引擎。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川渝两地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1577辆,建成加氢站34座,示范规模居西部第一、全国前列。两地已聚集庆铃汽车、重汽成商等氢燃料电
池整车企业,以及博世氢动力、东方电气等氢燃料电池系统企业,初步形成完整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条。
“我们掌握了氢燃料汽车领域12个方面的核心技术,获得108项专利。推出的4大系列整车具备氢耗低、寿命长、安全可靠、集中控制、超级热管理五大领先优势。”庆铃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罗宇光表示,庆铃汽车抢抓氢燃料汽车赛道机遇,研发制造4款氢燃料电池系统,其核心指标已达到我国技术路线图2030年目标。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研发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国产化率达到99%,其中川渝配套率达68%。
目前,庆铃氢燃料系列产品已覆盖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进入5大示范城市群,累计安全运行超1300万公里。“我们还拿下了疆煤外运订单1500台,今年将交付550台,这是目前行业内最大规模的氢能重卡集中运营项目。”罗宇光透露。
破解重卡全面电动化核心瓶颈
不仅如此,庆铃在电动商用车领域的突破同样亮眼。与宁德时代联合研发的铃坤轻卡在载重5吨的情况下,120度电可行驶400公里,15分钟即可快速补能,解决了电动轻卡“续航短、充电久”的行业痛点;与华为合作的铃界重卡,则成功突破了重卡全面电动化的核心瓶颈。
“重卡全面电动化对我国能源自主可控和‘双碳’战略意义重大。”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志杰在现场算了一笔账:若全国800余万辆燃油重卡全部电动化,一年可减少1/3的原油进口量、降低50%的道路交通碳排放,还可为行业节省近9000亿元燃油成本。
2025年4月投入使用的庆铃智能网联新能源商用车研发中心,是川渝技术协同的标志性成果。这个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研发平台设立了新能源整车性能、三电系统等九大试验室,覆盖电池、电机、电控、智能网联、整车应用等关键核心领域,显著提升了整车及系统开发试验验证能力,并推动了车联网、智能座舱、整车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快速进步。
“今年三季度,铃界重卡、铃坤轻卡等四大系列电动新品将集中上市,可覆盖85%的物流场景需求。”企业负责人表示。
庆铃汽车氢能、电能双线并进的背后,是川渝两地在基础设施、技术研发和市场应用上的深度协同。记者获悉,2025年1—7月,川渝两地新能源汽车产量达75.5万辆,同比增长46.4%。两地已集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600多家、汽车相关软件企业超300家,智能网联新能源三大系统、十二大总成、五十六个部件实现全覆盖,区域本地配套率达80%,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协同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川渝两地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合作领域不断延伸、不断拓展,从过去的汽车零部件协同配套,发展到如今共建共享应用场景,合作范围持续扩大。在创新领域,两地均在氢能重卡方面进行布局,优势互补、相互协同,相信未来携手打造成渝‘氢走廊’、‘电走廊’、‘智行走廊’将取得更显著的实效。”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翟刚表示。